星易链管理平台
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,设备安全运行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,保障公司各部门的日常工作顺利进行,建立无障碍沟通平台,增强平台化沟通的及时化和效率化,同时规范各届地绿化站各类工作事宜统筹化管理,朝着六化管理体系建设迈进(集成化、智能化、数智化、平台化、科学化、统筹化)。

生态环保

我国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比高,城乡建筑发展迅速,供热和空调建筑面积大。同时,居住建筑单位面积供暖能耗高,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峻。在此背景下,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,山东海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响应号召,凭借自身技术优势,参与废弃矿井改造及地热综合利用供暖项目,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。

产品功能
  • 智能识别定位

  • 自动高效上料

  • 精准调平作业

  • 机械臂柔性铺装

  • 系统兼容升级

  • 储能智能管理

  • 余热回收利用

  • 多能智能调配

  • 无人值守充电

  • 机械自动化

  • 自主路径规划

  • 双目视觉定位

  • 全面感知平台

  • 动态压力补偿

  • AI管道漏水监测

  • 多链路聚合通信

产品优势
01
效率飞升,工期大减

在理想工况下,单台机器人每日作业 10 小时,能完成至少六组光伏板铺装,效率较单个人工飙升 20 - 25 倍。

02
成本锐减,效益猛增

从综合成本来看,机器人极大降低了铺装作业开支。一方面,减少大量人工雇佣,人力成本显著下降;另一方面,高效作业模式使得项目整体资源利用率提高,单块板铺装成本大幅降低,为项目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,显著提升整体盈利能力。

03
精度爆表,品质卓越

搭载全球领先的自研 3D 视觉系统,搭配精准操控的机械臂,铺设误差小于2cm。在实际项目中,这种超高精度确保每块光伏板都能精准安装,减少因安装偏差导致的发电效率损失,保障光伏电站长期稳定高效运行,树立行业安装精度新标杆。

04
适应力强,无惧地形

不管是沙漠的松软沙地、戈壁的崎岖地势、沼泽的泥泞环境,还是丘陵的起伏地形,机器人凭借强大的底盘越野性能,皆能如履平地。同时,其系统可在高温 50°C、高寒 - 20°C、高海拔 4500m 等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,突破地理与气候限制,为各类复杂区域的光伏建设提供坚实支持。

05
安全可靠,适配多元

作业平台具备四向实时调平功能,面对复杂地面状况,能自动调整保持平稳,搭配防掉板装置,全方位保障作业安全。此外,可支持市场上主流的任何规格光伏板铺设需求,兼容性强,满足不同项目的多样化安装要求。

06
场景多元适配

该产品凭借强大的场景适配能力与灵活服务,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能源解决方案。在商用场景中,写字楼、商场、酒店等大型场所用电需求大且集中,产品可与中央空调、电力系统深度集成,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储能调峰,通过“三联供”模式为商业空间稳定输送冷、热、电,大幅降低运营成本。面对户用场景,产品则以小型化、智能化形态呈现。用户通过智能控制系统,可根据家庭作息灵活调节设备,轻松实现热水供应、供暖制冷与日常用电的“三联供”,在享受舒适家居环境的同时,践行节能理念。从设备选型、系统设计到安装调试,均可量身打造专属方案,全方位满足不同用户对舒适与节能的需求。

07
经济收益显著

盘活废弃矿井资产的创新方案,以节能与降本为核心优势,为投资方构建稳定回报路径。通过改造矿井空间建立储能系统,利用地下恒温环境与封闭结构,较传统储能模式节能超50%,大幅降低能耗成本。闲置井巷无需额外征地,依托现有基础设施改造,缩短建设周期并减少前期投入,运维环节借助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,进一步压缩运营开支。该模式既激活沉睡资产价值,又契合“双碳”目标,通过峰谷电价差、调峰服务等多元收益渠道,为投资方提供可持续的回报保障,实现资源再利用与经济收益的双赢。

08
资源循环利用

封闭回灌与水储能技术,保护地下水资源,提升储能效率,降低项目成本。提升储能技术打破了传统储能的局限。借助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水储能过程,优化能量转换环节。通过封闭回路减少能量损耗,利用不同高程的水体势能差,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高效转化,储能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 30% 以上。成本控制上,封闭回灌与水储能技术凭借规模化效应与创新设计降低开支。模块化设计减少建设周期与施工难度,封闭系统降低维护成本,且可利用现有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升级,无需大规模征地,有效削减项目前期投入与长期运营成本。

09
技术集成创新

多能互补技术通过整合风电、光伏、水电等清洁能源,构建协同供能体系。依托智能联控系统,实时监测各能源出力特性,动态调节设备运行参数,实现风电光伏的波动消纳与水电的调峰互补,保障能源供应稳定高效。该技术突破单一能源局限性,利用能源时空互补特性,将间歇性电源转化为连续输出,系统综合效率提升30%以上。模块化设计适配不同场景,从园区微电网到区域能源站均可灵活部署,既降低弃风弃光率,又通过多能协同降低备用容量投资,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。

10
自动化程度高

基于自研自动驾驶系统与自动化视觉感知系统、机械臂,实现全自动作业。清洁机构与机器人主体自动完成路径规划与行驶控制,到达组串起始与终止位置时视觉系统自动扫描,引导机械臂实现对清洁机构的毫米级精确抓取和放置,减少对人力的需求。

11
功能多样

可根据用户定制化运维功能,具备清洗、巡检、数据平台、割草等多样性功能,提供安全、一机多用的运维功能。

12
适应性强

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电站布局,能在 - 20°C-60°C 的温度范围内、风沙等恶劣工况下工作,实现全天候作业。配备军工级全地形底盘,采用多电机分布式驱动技术,动力强大,能有效行驶在沙漠、荒漠、硬质地面等各种路面,爬坡与越障能力强,高海拔地区也可使用。

13
成本低

基于自研 3D 视觉系统 + 机械臂,采用对清洁平板机抓放的方式实现跨板清洁作业,可大幅度削减平板机的需求数量,省去搭建过桥的成本,节省大量轨道铺设成本,为电站运维节省资金。

14
效率高

清洁速度快,在组串长度为 18m 的情况下,平均清洁速度可达 1.3-1.5km/h,且清洁速度最快能达到 3km/h,远超人工运维速度,能为电站节省大量人力资源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清洁频率。

15
硬件系统集成


远程便捷管理,通过智能控制面板可实时远程操控水泵、阀门等设备,无需现场值守,支持手机 APP、电脑端等多终端接入,适用于大面积场景的灌溉 / 供水管理。



16
智能监测


通过压力传感器、流量计结合AI管道算法可提前预测管道泄漏点,结合无人机巡查和视频监控系统,实时监控作物生长状态和灌溉设施运行情况,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向运维队派单进行维修


17
远程控制


在有信号地带利用LoRa4G/5G等无线通信技术,在无信号地带,手机终端可切换本地网络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远程操控,包括阀门开关、灌溉时间设定


18
精准灌溉


利用土壤湿度和压力传感器结合AI节水模型,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管道压力,自动调整灌溉量,确保作物获得适宜水分



应用场景

在线客服

立即发送
手机拨打电话
立即咨询